上传时间:2018-01-26 11:42:52 来源:上智蚕具
一、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蚕桑生产的对象是桑蚕和桑树而桑蚕和桑树都具有其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只有温度、湿度、水分空气、阳光、土壤等环境条件符合其生理需要时,桑蚕和桑树才能正常生长。而且桑蚕与桑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为人类创造价值。蚕生产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投入劳动和生产资料以获取蚕茧。如果自然环境条件(含人为创造的桑蚕饲养条件)发生变化桑树生长发育与桑蚕不相适应,轻则导致桑蚕生长发育受影响,蚕茧量低、茧质差,重则颗粒无收。
二、劳动投入大,对土地的依赖性强。
蚕桑生产对劳动力的消耗较大,且用工的季节性较强,在从蚕种孵化到熟蚕上蔟的桑蚕饲养过程中,劳动力的消耗也是极不均衡的,小蚕期桑叶消耗量少,采叶给桑、除沙等环节的劳动相对较轻松。但是在大蚕期,由于桑叶采摘、枝条修剪、上蔟采茧等对劳动力的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此外,由于桑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为其唯一适合的饲料,因此在不考虑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蚕茧产量的变化取决于桑园面积的变化,桑园面积的增加才能实现蚕茧供给的增加。
三、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风险大。
蚕桑生产既包括桑叶生产又有桑蚕的饲养,是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产业,与其他任何农业生产相比较都具有极大的不同。桑园的产出是桑叶(果桑除外),桑叶一般不能通过交换而获取收益,桑叶只能用于喂蚕,与其他种植业相比较桑园没有任何直接的经济产出;蚕茧生产中饲养桑蚕的饲料是桑叶,虽然人工饲料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在大规模生产中桑叶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与其他养殖业相比较,蚕桑产业对桑园、土地的依赖性更高。桑园如果不参与蚕茧生产则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而桑蚕能依靠桑园提供饲料,二者因为桑蚕的寡食性而紧密相连在蚕桑生产中的桑叶生产和蚕茧生产两大环节中,桑叶生产属于种植业,包括桑苗繁育、桑树栽培、桑园水肥管理和桑树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蚕茧生产属于养殖业,包括蚕室、蚕具的准备与消毒、蚕种催青、桑蚕饲养与上蔟、采茧等内容。在这些步骤中,桑苗繁育、蚕种催青、小蚕饲养等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在某一环节或步骤上出现失
误,都有可能导致蚕病爆发或蚕不结茧而致绝收。
四、生产具有分散性,资产具有专用性。
桑园、桑树、蚕室蚕具、蔟具等蚕桑生产资料和养蚕技术都是专用的,每一项蚕桑资产的获得都需要土地、资金或时间的投入,但这些投入除了用于桑树种植、桑蚕饲养外,很难转作他用,其机会成本近乎于零。此外,在我国受土地政策等因素的制约,蚕桑生产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加上蚕桑生产在时间和劳动力利用上的不均衡性,使得蚕桑生产难以实现工厂化、企业化,也就难以实现规范化和规模化。同时,由于茧丝绸消费市场容量有限,蚕茧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蚕茧价格易受市场波动,蚕桑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易受市场供求的波动影响。